《豹奴帖》是王羲之唯一一通章草尺牍,王羲之擅长章草一事在《晋书》中就已有史料记载。通过此帖,人们得以从中窥见王羲之书法更加多样化的面貌,虽然此刻本不免有不尽真实之处,但鉴于其独一性,其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也是不容小觑的。
此帖共六行,七十字,在《汝帖》《宝晋斋帖》《二王帖》《玉烟堂帖》等著名刻帖中皆有收刻。因其第二行有“眠食”二字,故又名《眠食帖》。
帖中第三行的“豹奴”乃是桓嗣,桓温从子,“豹奴”是其字。《晋书》卷七四桓彝传中有桓嗣一条记:“嗣字恭祖。少有清誉,与豁子石秀并为桓氏子侄之冠。冲既代豁西镇,诏以嗣督荆州之三郡豫州之四郡军事、建威将军、江州刺史。莅事简约,修所住斋,应作版檐,嗣命以茅代之,版付船官。转西阳、襄城二郡太守,镇夏口。后领江夏相,卒官。追赠南中郎将,谥曰靖。子胤嗣。”
此帖古意跃然纸上。章草为隶书的草写,虽在字的笔画写法上采用连笔,但结字却是独立而互不牵连的,《豹奴帖》将此特点呈现得恰到好处,在用笔上毫无拘谨之态,笔画顿挫有力,连带自然,粗细对比有着浓厚的“隶意”,结字体势古朴,通篇节奏感极强,与传世的皇象《急就章》、索靖《月仪帖》相比,似更流露着一股潇洒、自然的气息。